保健品市场暗藏猫腻 资深推销员揭行业老底
http://www.dsblog.net 2012-05-24 14:10:43
把不懂医的包装成专家,把懂医的拔高成教授
入行后,王先生才发现这行的黑暗,“圈里流传着一句话,‘十个劫道的,不如一个卖药的’。劫道是明目张胆的犯罪,而卖药的则是让你心甘情愿地掏出钱来,这行的欺骗性和暴利可想而知。”
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发现这里很多“专家”、“顾问”都没有医学背景,有刚刚中学毕业的待业青年,还有下岗的售货员、工厂的会计等。这些人经过短期培训和包装后,披上白大褂就开始跟病人忽悠。王先生就曾给某公司新招的推销员进行医学方面的培训,“里面都是些没什么文化基础的小青年,因为啥也不懂,所以需要简单地讲讲相关医学知识。”最主要的培训是如何推销产品,关键是教他们学会“挑人”,老人、女性、情绪焦急低落的病人是主攻对象,然后再见机行事套近乎推销。
在第一家药店坐堂时,一个十六七岁的推销员小姑娘让王先生记忆深刻。“她卖的是治疗颈椎病的枕头,‘我不是吓唬,您这颈椎变形已经很严重了,再不想办法治可能就瘫痪了!’她还将枕头说得神乎其神,‘医院肯定让您手术,别听那些,都是骗钱的。您就每天枕着我们的枕头,完全磁石理疗,半个月就有效果,3个月您就得过来谢我!’”
“这行对‘讲师’的包装很重要。没资质、不懂医的人必须说成是专家,一般找岁数较大的中年人,才能撑得住场面。本身是医生的,身份随便拔高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是基本头衔,还得称发表过数十篇论文。”另外,从行头上,讲课时要穿正装,颜色要鲜艳,红衬衣黄领带最好。如果是中医,必须穿唐装,说话时慢条斯理、抑扬顿挫。
还有一次,某公司打着军队医院的旗号卖产品,让下面的推销员都穿上假军装,而台上“专家组”的成员包括一个某医院原院长、一个卖菜的和一个假中医。菜农对医学一窍不通,却负责推销治疗糖尿病的产品。其中有个医学上的名词“β细胞”,菜农不认识,就说成B细胞。王先生好心提醒后,菜农讪讪地说:“大夫,我是真不懂。”这名菜农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保健品行业,如今说起医学术语已经是张嘴就来。
王先生透露,保健品推销基本上有一个“固定套路”:恐吓—吹嘘—蒙骗—温情。拿糖尿病来说,“你这血糖太高了,多长时间了?糖尿病不可怕,怕的是并发症,好多人都脚烂了、得截肢、失明了、要洗肾,这可不是开玩笑的!”把人吓住后,就开始吹嘘产品的作用。有的先放个视频,将产品的发明过程讲得十分坎坷,发明人甚至已经不在人世了。“我们的药是祖传秘方,凝结了发明者多年心血,如今给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。”接下来,“这药治好的病人太多了,都数不过来,你得按疗程吃,三个月一疗程,半年一个周期。”最后再打温情牌,“健康是自己的,钱是身外之物,您不健康会给家里带来多大痛苦,给儿女带来多大压力?吃了药把问题解决了,家里也就和谐了……”到这里还不算完,“今天买有优惠,买一赠一”。这时候,消费者基本上就被“俘虏”了,有的还觉得占了个大便宜。“业内有个人讲课特别厉害,他的看家本领就是医学常识很少讲,只讲从凄惨到光明的故事,善于渲染气氛,能当场把老人们讲哭了。”
保健品行业利润惊人,但具体高到什么地步却鲜为人知。王先生说,产品经理会经常变换所卖产品,哪个获利多就卖什么。某个经理在产品热卖后得意忘形地说,“我1块钱的东西卖100多,不少老人还觉得划算,觉得越贵的产品质量越好。”行内有个说法,“一个产品能维持3到5年就不错了”。王先生主讲的某产品在北京卖了六七年,衰落后就跑到南京又火了一阵,已经算是奇迹。随着保健品的更新换代,推销手段也要花样翻新,时下最火的莫过于组织老人旅游,旅游不仅免费,还赠送产品。王先生也参加过,就是把人拉到一个地方,先讲课后推销产品。“这样做其实成本很低。只要去的百十来人中有十来个买的,就能赚一大笔。”
- ·卫康深度布局肠道微生态
- ·春芝堂25周年庆亮点抢先看
- ·东方红携多项技术成果亮相珠海航展
- ·艾多美欧洲浪漫之旅圆满收官
- ·USANA连续三年被评为犹他州最佳制造商
- ·安利斩获中国营养师发展大会多项大奖
- ·无限极“思利及人助学圆梦”走进西藏大学
- ·双迪纳米气泡富氢技术“狂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