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笑
我是站长。
文章数量:259
点击人次:1301230
- ·2018年05月
- ·2014年05月
- ·2014年02月
- ·2014年01月
- ·2013年11月
- ·2013年06月
- ·2013年05月
- ·2011年08月
- ·2011年04月
- ·2011年02月
- ·2011年01月
- ·2010年09月
- ·2010年08月
- ·2010年07月
- ·2010年06月
- ·2010年05月
- ·2010年04月
- ·2010年03月
- ·2010年02月
- ·2010年01月
- ·2009年12月
- ·2009年11月
- ·2009年09月
- ·2009年08月
- ·2009年07月
- ·2009年06月
- ·2009年04月
- ·2009年01月
- ·2008年12月
- ·2008年11月
- ·2008年09月
- ·2008年08月
- ·2008年07月
- ·2008年06月
- ·2008年04月
- ·2008年03月
- ·2008年01月
- ·2007年11月
- ·2007年10月
- ·2007年09月
- ·2007年08月
- ·2007年07月
- ·2007年06月
- ·2007年05月
- ·2007年04月
- ·2007年03月
- ·2007年02月
- ·2007年01月
- ·2006年12月
- ·2006年11月
- ·2006年10月
- ·2006年09月
- ·2006年07月
- ·2006年06月
- ·2006年05月
- ·2006年04月
- “得把赚钱的机会留给其他人。”
-
我的日志
成功的愿景——“经济邪教”的精神控制法 [@more@]
“这种骗术确实有效,可以拷贝克隆去骗更多的人,他们都在梦想那一天:赚足了钱,再洗手不干,衣锦还乡。”在许多传销者的内心里,只有一个念头,那就是等赚够了钱,再“洗白”也不迟
目前已有的报道和学者研究大多强调,传销得以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靠的是“经济邪教”式的精神控制和人身胁迫;而大量的案例也显示,一些从事传销活动的人即便是在亲友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,也依然“执迷不悟”。
几天的调查下来,笔者深深体会到,真正驱使着这些传销者沉溺其中的原因实际上是这些人为自身的“利益控制”而不能自拔,而并非像诸如“勇闯传销窝点”之类的报道描述的那样,为传销组织所控制,甚至人身威胁。
这次探寻的亲历告诉我,虽然不少传销组织有着必须两个人以上才能出门,以及不能上网、不能看电视、不能买报纸的规定,但并没有完全限制这些人的人身自由。
只要被骗者真的下定决心要脱离传销组织,除了一些必要的“劝说”,其实没有人会真正阻拦你,反而他们还会客客气气地到车站去给你送行。毕竟,传销组织并不是要让你去做苦工,而是希望你去骗来更多的人。在这些人眼里,与其让你的内心产生抵触(他们管这叫“消极倾向”),即使把你留在了传销组织里,对他们也没有什么益处,还会影响其他人。
至于传销组织里的精神控制,我原先也以为这要靠一套非常复杂的精神控制系统来实现,但我们的经历告诉自己,事实并非如此。只要是取得了传销分子的充分信任,即便你问到一些非常敏感的问题,像如何才能将别人拉到广西来宾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来,他们丝毫没有隐晦,而且给的答案也简洁明了——一个字,就是骗。并且,他们还将自身的经验传授给我们——首先得从亲戚朋友开始。
当然,在这些赤裸裸的行为之上,他们还有着一套美丽的托词——这是处于爱他们的心,“给他们一个发财机会又有什么不好呢?”
随后,他们进一步“开导”我:有可能“发展”亲戚朋友会觉得过意不去,但亲戚朋友会再发展他们的亲戚朋友,这样传递过几次后,“你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”反正你也不认识了,而这时你的亲戚朋友也发财了。
他们还告诫我们: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机会,你用不着替那些人操心,他们可以再去发展他们的事业伙伴嘛。”
介绍到这里,应该已是图穷匕见了,维系传销链条的逻辑竟是如此简单。
“你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”,那你也就没必要为那些你不认识的人负责任。正是在这套自欺欺人的歪理“教化”之下,许多本来就抱着侥幸心理的人终于“彻悟”,死心塌地地留下来,虽则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明白无误地知道,他们所从事的活动就是叫“传销”——这个他们也曾在心灵深处诅咒过的害人的东西。这时,他们的内心只有一个念头:这种骗术确实有效,可以拷贝克隆去骗更多的人,他们都在梦想那一天:赚足了钱,再洗手不干,衣锦还乡。
因为,他们的“老师”已经将他们的一切给勾画好:“只要你坚持下去,你的亲戚朋友再去发展亲戚朋友,让更多的人一起来成功。等你的‘伞’(个人营造的传销队伍)下面有600份,你就成功了。那时你必须出局,因为你已经赚够了(从3800元赚了六七百万元),到时你再去做实业、做房地产、炒股票都是你的自由。”
“得把赚钱的机会留给其他人。”这最后的一句话竟是如此动听,使人如惊闻梵语,有了种神圣的感觉。
就这样,人性中的这最后一点灵光也就此泯灭,越来越多的人就这样“自觉”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。来源: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:郭宇宽